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景点天气 景点天气
世界上第一恐怖台风_世界上第一恐怖台风
tamoadmin 2024-10-05 人已围观
简介1.21级超强台风到底有多可怕?2.台风最可怕的地方是什么?3.破坏力吓死人,历史上哪些恐怖的台风都有哪些被人铭记?4.历史最强飓风5.超强台风“利奇马”即将来袭,那些年那些台风哪个最让人恐怖?6.历史上有哪些台风名字是因为台风破坏力大而被除名的?由台风海贝斯所引发的洪水将日本福岛县田村市 一批和福岛事故相关的处理过的污染物垃圾袋冲走,并进入附近河流。这个废物存放地约存放着2700装着经过去污作业
1.21级超强台风到底有多可怕?
2.台风最可怕的地方是什么?
3.破坏力吓死人,历史上哪些恐怖的台风都有哪些被人铭记?
4.历史最强飓风
5.超强台风“利奇马”即将来袭,那些年那些台风哪个最让人恐怖?
6.历史上有哪些台风名字是因为台风破坏力大而被除名的?
由台风海贝斯所引发的洪水将日本福岛县田村市 一批和福岛事故相
关的处理过的污染物垃圾袋冲走,并进入附近河流。这个废物存放地约存放着2700装着经过去污作
业后的污染物,每袋重达数百公斤至一吨。田村市说,即使流入河流,对环境也没有太大影响,目
前已找回6袋,寻找工作正在继续。日本气象厅的预警,**框内有大雨,红色框内可能有龙卷风发生。
目前海贝思已经导致56人死亡,15人失踪。海贝思对陆地的影响已经基本结束,判定海贝思转化为温带气旋。海贝 思虽然风力不足以导致很大的灾情,但却给日本带来了空前的降雨:箱根24小时降雨量超过 1000mm,远超之前的记录,同时本州岛多条河川泛滥,桥梁垮塌,新干线被水浸,造成很大的损 失。 海贝思对福岛的影响也已经过去,并未对核电站带来严重的影响,之前的异常报警也是虚惊一场。
一、个人认为海贝思算是近年来超强台风莫兰蒂 之后最强台风。但远远不是地球史上最
大的一次台风,气象史也不是,连21世纪10年代最强都高攀不起。如果用权威气象机构定强的标
准,海贝思更是泯然众人矣。参照各个洋区负责的气象机构,按风速为标准西北太平洋 最强热带
气旋是79年的Tip,东北太平洋是15年的Patricia,南太平洋是16年的Wisnton,北大西洋
是80年Allen,澳洲区是06年的Monica,西南印度洋是16年的Fantala。
虽然不同洋区和不
同时间的气旋的评价机构和手段都不尽相同,最强的热带气旋很有可能是在Tip、Meranti、
Haiyan、Patricia之间的某一位。
下面的动图展示了海贝思在七天之内一步步壮大,再减弱,最后扑向日本的过程。海贝思有一个特
点是爆发迅速只花了一天多的时间就从热带气旋升级到日本气象厅对台风最高标准“猛烈”,
美国JTWC的五级台风,中国的超强台风。另一个特点是海贝思的巅峰时期是“极端针眼”,简单
来说就是风眼的直径特别小,不足10km,我们知道台风巨大的能量都蕴含在台风眼周围一圈飞速
旋转的云墙上,但海贝思的环流又非常巨大。
二、所以在这一圈眼墙上可能有极其可怕的风速。然而,
因为西北太平洋对台风顶强基本完全参照卫星云图,针眼带来的一个弊端是因为卫星分辨率太低同
时还存在倾角,一部分眼区被高耸的眼壁遮挡,因此难以看清风眼内的状况,这也导致了台风海贝
思的第一次针眼巅峰被低估。气象史上爆发迅速的针眼热带气旋数量较少,也给估计其强度又带来
了更多的困难。83年的台风Forrest和05年的飓风Wilma均为针眼气旋,它们的实测强度都有
极强的表现,所以和它们指标类似的海贝思很有可能被机构低估,但因为没有实测低估多少必然是
一个永远的迷。
言归正传,虽然海贝思北上过程会大幅度减弱,海贝思仍然是一个很强的台风,对日本影响也会很
大。除了强风之外,风暴潮和强降雨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某些地方降水甚至可能破历史极值。
还请各位在日同胞远离山区和海边,备好饮用水和食物,台风经过时待在室内尽量不要外出。不同于台十五号法茜中心从东京附近登陆,首都圈避开了台风的危险半圈。台十九号海贝思大概率
登陆静冈県,首都圈会直接暴露在台风的危险半圈。至于福岛核电站 的问题,因为台风不是正面侵袭所以影响不大,毕竟福岛核电站这几年已经经历
了很多次类似的情况了。但如果日方表示山洪爆发,导致大量污染物进入太平洋,那又能怎么办呢。
三、但是,否认“海贝思是地球史上最大的台风”并不代表其登陆日本后不会引起太大灾难。就在1913号强台风法茜已经直击东京湾,造成了高达70亿美元的损失,在今年仅次于1909号超
强台风、“著名”华东灾台利奇马 。
而海贝思袭击东京,不仅环流比法茜大了不少,而且将有猛烈的危险半圆(东北象限)直击,影响
将比法茜大上不少。与海贝思相似的台风是1821号超强台风飞燕,它在登陆日本时虽然形态已经崩溃,但是依然留下了
10分钟持续风46.1m/s的惊人实测,并导致关西机场一度成为孤岛。所以,虽然否认夸大其词的说法,但是在日本的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有所防备!
四、台风一向是这种骚走位,每年都有那么几个台风,全方位覆盖本岛,一点没糟蹋有时候我不禁
思考,上帝造了霓虹岛 ,就是用来挡台风的吧今年台风已经嚣张过一次了,夜里风声嗷嗷的,关紧门窗,关闭所有通气口,依旧呢听得阴风
怒号。梦里都能把我吵醒,吓得我家猫跳到床上炸毛。我住的是(自称)抗震10级的公寓,理智告
诉我没事,但第一次听这么高亢的风声还是睡不着。
但也不知是我自己的感觉还是地理位置回事,风声好像并没有16号台风那么恐怖。
现在已经过零点了,似乎基本平静下来了,看气象局网站也说台风离开东京去别处浪了。
除了强风,降水也似乎挺让人揪心的。看新闻和各种SNS,每隔几小时就又有一条河开始泛滥,先
是相模,然后多摩川 ,后来荒川也开始预警了,水门标位每10分钟更新一次。其间千叶还地震了
一下,还有海水倒灌的灾害。新闻说好多河边的居民需要疏散,有些警报区域还是我以前住过
的。
21级超强台风到底有多可怕?
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不怎么了解台风,只知道从大人那里听说台风非常的恐怖,每次大人们一说到台风就闻风色变的。那个时候就在我小小的脑袋里留下了台风是一种非常恐怖的东西。但奈何那个时候了解的太少,我总是以为台风台风就是台北的风,那个时候还默默的同情了台湾人民不知道多少次,想着他们竟然要经历那么恐怖的东西,后来才发现,台风可不是只有在台北才有的,全世界各地都是有的。今天就让我们来讲讲有关台风的风力的事情吧。
一般来说风速大于18级以上就可以成为超强台风,就是风速在51米每秒以上,这个风速所带来的破坏力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利奇马”也是被称为今年最大的一次台风。
为了应对这次超强的台风,我国3.6万的消防员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着去应对这次的灾难,在这里真心的为我们的消防队员点赞,好样的。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他们在才变得这么的美好啊。
而一般来说介于14级到15级之间的就被成为强台风。风速约在42到51米每秒。
有消息称这次的“利奇马”台风会经过浙江沪地区,为此,浙江沪地区也是做出了紧急的防护措施,浙江沪很多地方都开始停运了不少的路,人们在台风期间也禁止外出,就是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一次台风的来袭。
虽然台风很恐怖,但我相信大家齐心协力的话,就一定可以更好的听过这次的难关的。
台风最可怕的地方是什么?
21级超强台风可以直接在海上掀起20米或者更高的巨浪,在陆地能够掀起至少4层楼。
21级台风被称之为超强台风,指的是平均风速在51米/秒以上,越接近中心速度越高,可以达到160公里/小时甚至是240公里/小时,如果是在海上能够掀起20米或者更高的巨浪,如果这种浪直接在陆地掀起来可以席卷至少4层楼,不过这种巨浪只有在海上才能被掀起来,陆地上极为罕见。
被21级台风席卷过的地方,基本上就是一片废墟,还会伴随着洪水的爆发,这种受灾情况通常都是直接席卷好几个县,涉及到几十万的人口,19年出现的超强台风泰培堪称世界上第一恐怖台风,泰培台风不但持续时间长,而且风速也是前所未有,达到了恐怖的21级,当时直接造成了日本110人死亡,500多人受伤,而受灾的人则达到了10万人。
台风天气注意事项
1、尽量避免外出,台风来临前,应尽量避免出。若必须要出行,一定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带好防护雨具等。外要避免在靠近河边和海边的路段或桥上行走。
2、在家关好门窗,台风来临,要及时关好门窗。晾在外面的衣服要取下来,阳台上的花盆和其他杂物也都要收起来以免被风吹走,或者坠落伤人。
3、关注气象报道,当台风生成,并且逐渐接近人们的生活生产区域时,人们可以通过关注气象部门或者部门发布的相应通告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然后依据相关信息做出正确的预防。
4、当台风来临时为了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好避免在台风天外出活动,同时台风可能会造成停水停电、交通中断、不便出行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人们提前准备一些生活必需品,以防突发情况的发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超强台风
破坏力吓死人,历史上哪些恐怖的台风都有哪些被人铭记?
这几天史上最强台风“山竹”来的太吓人了,国家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据广东省民政厅报告,一直到9月17日8时,“山竹”台风登陆深圳、珠海、江门、湛江、阳江等14个市,有95.1万人受到影响,有4人因灾死亡(广州3人因树木倒压所致,东莞1人因构筑物倒塌所致)。俗话说风水风水,有风就有水,台风带来了急剧降水,而雨水还未带来重大伤亡。
这让我开始思考,住在那里才能避害躲灾保平安呢?还是传统中国人的择水而居最为合理和谐。“水乃生命之源”,润泽万物、滋养生灵,对水的追求,人类从未停止过。而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因水而兴盛。同时,水也表达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孔子曾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也曾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在古人心中,是一种超高的境界,既有智者的灵动,还有泽被万物的无私。人们总是对水满怀亲近而又崇敬的特殊情感。所以择水而居,已经成为自古以来人类居住的首要选择。
1、蓄水功能。谁的知道,水坝就是相当于一个相当规模的湖泊,可以在水多的时候将雨水蓄积起来,当雨水太多的时候可以帮助减轻城市排水的压力。记得当年98年长江中下游抗洪救灾的时候,我家也在长江边上,就是因为靠着湖边才得以没有受灾。
2、防旱功能。反之,当雨水太少的时候,湖泊也可以因为平时蓄积的水而救济,记得小时候,即使停水了一周,大家也是很淡定,因为再不济也可以去湖边打水,不至于渴死呀。
3、调节温度功能。同时,一定规模的水域是可以调节局部温度,在天冷的时候,水温温的,很舒服,而天热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跳进去感受水的凉爽,即使在水边也是让人心旷神怡呀。
但是多大的水域规模在是合适呢?中等规模的湖泊。居住在北方的朋友肯定还是会觉得很忧虑,因为没什么宜居的湖泊呀!所以我特意看了一下,发现了一个不错的湖泊。北京的青龙湖,约6000亩自然大湖,这样大,相当于是颐和园、玉渊潭、北海、总面积之和。这么大就像一台天然的加湿器,春夏季湖面上有成群的候鸟,生机勃勃。
历史最强飓风
有名的,我就记得我们那些登陆我们广东,或者是登陆海南和福建这边的台风。
一般,台风,在气象台或者天文台的眼里,是这样的。
但是,在我们广东人眼里,台风“天鸽”,是这样的。
而台风“山竹”,是这样的。
那个,台风“鲇鱼”是长这样的。
另外,台风“海马”和台风“莎莉嘉”是这样的。
记得,在之前,有几个台风,因为杀伤力太强了,被除名。后来有个微博,应该是台风气象台的微博吧,说要征集新的台风名字。本来没啥感觉,但是在十几个名字中,出现了一种特别有名的动物皮皮虾,一时间,这个微博火了。
好多人都问,在哪里投票,都要投给这个皮皮虾。
真的很想看到,新闻主持人在讲稿的时候,说到台风皮皮虾来了,会是怎么样的感觉。
只不过,气象台是想让人了解台风的危害,所以这么搞笑的名字,被录用的可能性超级低。感觉有点可惜了。
超强台风“利奇马”即将来袭,那些年那些台风哪个最让人恐怖?
1.历史上风力最强的飓风是哪一个
A泰培 台风泰培(Typhoon Tip)是有确切纪录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第二大是台风温黛),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且因其生成位置位于西太平洋,因此被称为超级台风泰培(Super Typhoon Tip)。日本19年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当时日本国内一向不以命名称呼台风,所以当时日本气象台对内称呼该台风为第20号台风,并在记录里记为昭和54年第20号台风。 扰动发展期 19年10月初,季风槽十分活跃,其范围亦很广阔。南海至西北太平洋东经180E有三个扰动,之后都发展为热带气旋,由西面数起,分别是Sarah, Roger, Tip,Roger的扰动处于北纬10-20度,是三个扰动中最北的一个,最南的就是Tip的扰动。Tip的扰动最初受Roger的扰动影响,发展极不稳定,路径亦不规则。10月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Tip的扰动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Roger已增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方面于10月4日下午定Tip的扰动为热带低气压。 气旋发展期 刚形成的热带低气压由4日-8日都受庞大的热带风暴Roger影响,路径极不规则,刚强速度缓慢。Roger在7日以热带风暴强度转化成温带气旋,热带低气压才脱离Roger的抑制,并增强为热带风暴,然而并命名为Tip,泰培。 泰培的出现令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非常关注,因为其路径可能横扫联合台风警中心总部所在地,关岛。泰培向西北移动并于8日傍晚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结果,泰培于9日傍晚,以强烈热带风暴强度横过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所在地以南约45公里处掠过。不久后,泰培增强为台风,副高范围很大,令泰培的幅散强得很。 台风,870 hPa的出现 泰培增强为台风后,增强并未有停止,反而强速增强;日本的纪录显示其的每次记录,气压几乎都在下降,一天使由965 hPa下降至920 hPa,那就是10日-11日的纪录。由于环境突然有良好转变,泰培于10日已增强为强烈台风,系统直径非常阔大,整体组织已发展得非常完善。11日,早上的中心风力维持于90 kts左右,下面有更明显增强,中心风力下降至130 kts,气压则维持于900 hPa。 台风诞生于12日,由零时开始,中心气压一直都在900 hPa以下,并且下降得很快,北京时间0800时,已经下降至875 hPa;中心风力120 kts,比昨日稍为下降,但整体组织仍在增强,系统范围已经很大,但仍在扩大。下午,北京时间1400时,泰培达至其的颠峰,中心气压870 hPa,中心持续风力140 kts,阵风165 hts;除了中心风力被受质疑外,泰培创下有纪录以来最低气压和最大热带气旋的记录;泰培在12日的强风圈(33 kts)直径有2220 km之广,暴风圈(92 kts)直径560 km;泰培亦拥有一个非常强的强烈暖心结构。 当年的香港风迷称,香港天文台(未回归前的名称,即今天的香港天文台)曾对传媒发布有关距香港一千几公里外的泰培的警告,此举动甚为罕见。 泰培的移动速度缓慢亦是其增强迅速的原因之一。 减弱后的泰培 泰培的气压维持在900 hPa以下,直至13日才上升至900 hPa,移动速度仍然缓慢,导致减弱速度也很缓慢,中心风力一般维持于125 kts左右。下午的中心风力下降至110 kts,虽然其的范围开始缩小,但仍然是个巨台。14日的风力有所减弱,中心风压上升得快,泰培开始转向。泰培于16日的中心风力下降至95 kts,维持风力至17日,系统移至台湾以东,而其依然是个巨台。 泰培的衰亡 泰培于18日早上越过北回归线,离开热带洋面,以强烈台风强度加速转向东北,并于19日以70 kts的风力加速横扫日本,并转化为温带气旋。其温带气旋亦于随后两天掠过阿留申群岛进入中太平洋。 历史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 历史上有记录的最强热带气旋是19年10月12日发生在太平洋西北的台风“提普”,估计中心持续风力为85米/秒。热带气旋造成的最大降雨发生在1966年1月7日—8日。热带气旋“丹尼斯”在12小时之内降雨1144毫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热带气旋是发生在10年的孟加拉气旋,至少有30万人死于与此相关的风浪。造成最严重破坏的热带气旋是1992年的飓风“安德鲁”,它袭击了巴哈马群岛、美国的佛罗里达等地,造成的财产损失高达265亿美元。
2.历史上风力最强的飓风哪一个历史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 历史上有记录的最强热带气旋是19年10月12日发生在太平洋西北的台风“提普”,估计中心持续风力为85米/秒。热带气旋造成的最大降雨发生在1966年1月7日—8日。热带气旋“丹尼斯”在12小时之内降雨1144毫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热带气旋是发生在10年的孟加拉气旋,至少有30万人死于与此相关的风浪。造成最严重破坏的热带气旋是1992年的飓风“安德鲁”,它袭击了巴哈马群岛、美国的佛罗里达等地,造成的财产损失高达265亿美元。
19年的泰陪台风,中心风速达到306千米每小时,即86米每秒
3.历史上风力最强的飓风哪一个台风泰培(Typhoon Tip)是有确切纪录以来影响范围最大(第二大是台风温黛),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且因其生成位置位于西太平洋,因此被称为超级台风泰培(Super Typhoon Tip)。日本19年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当时日本国内一向不以命名称呼台风,所以当时日本气象台对内称呼该台风为第20号台风,并在记录里记为昭和54年第20号台风。
扰动发展期
19年10月初,季风槽十分活跃,其范围亦很广阔。南海至西北太平洋东经180E有三个扰动,之后都发展为热带气旋,由西面数起,分别是Sarah, Roger, Tip,Roger的扰动处于北纬10-20度,是三个扰动中最北的一个,最南的就是Tip的扰动。Tip的扰动最初受Roger的扰动影响,发展极不稳定,路径亦不规则。10月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Tip的扰动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Roger已增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方面于10月4日下午定Tip的扰动为热带低气压。
气旋发展期
刚形成的热带低气压由4日-8日都受庞大的热带风暴Roger影响,路径极不规则,刚强速度缓慢。Roger在7日以热带风暴强度转化成温带气旋,热带低气压才脱离Roger的抑制,并增强为热带风暴,然而并命名为Tip,泰培。
泰培的出现令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非常关注,因为其路径可能横扫联合台风警中心总部所在地,关岛。泰培向西北移动并于8日傍晚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结果,泰培于9日傍晚,以强烈热带风暴强度横过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所在地以南约45公里处掠过。不久后,泰培增强为台风,副高范围很大,令泰培的幅散强得很。
台风,870 hPa的出现
泰培增强为台风后,增强并未有停止,反而强速增强;日本的纪录显示其的每次记录,气压几乎都在下降,一天使由965 hPa下降至920 hPa,那就是10日-11日的纪录。由于环境突然有良好转变,泰培于10日已增强为强烈台风,系统直径非常阔大,整体组织已发展得非常完善。11日,早上的中心风力维持于90 kts左右,下面有更明显增强,中心风力下降至130 kts,气压则维持于900 hPa。
台风诞生于12日,由零时开始,中心气压一直都在900 hPa以下,并且下降得很快,北京时间0800时,已经下降至875 hPa;中心风力120 kts,比昨日稍为下降,但整体组织仍在增强,系统范围已经很大,但仍在扩大。下午,北京时间1400时,泰培达至其的颠峰,中心气压870 hPa,中心持续风力140 kts,阵风165 hts;除了中心风力被受质疑外,泰培创下有纪录以来最低气压和最大热带气旋的记录;泰培在12日的强风圈(33 kts)直径有2220 km之广,暴风圈(92 kts)直径560 km;泰培亦拥有一个非常强的强烈暖心结构。
当年的香港风迷称,香港天文台(未回归前的名称,即今天的香港天文台)曾对传媒发布有关距香港一千几公里外的泰培的警告,此举动甚为罕见。
泰培的移动速度缓慢亦是其增强迅速的原因之一。
减弱后的泰培
泰培的气压维持在900 hPa以下,直至13日才上升至900 hPa,移动速度仍然缓慢,导致减弱速度也很缓慢,中心风力一般维持于125 kts左右。下午的中心风力下降至110 kts,虽然其的范围开始缩小,但仍然是个巨台。14日的风力有所减弱,中心风压上升得快,泰培开始转向。泰培于16日的中心风力下降至95 kts,维持风力至17日,系统移至台湾以东,而其依然是个巨台。
泰培的衰亡
泰培于18日早上越过北回归线,离开热带洋面,以强烈台风强度加速转向东北,并于19日以70 kts的风力加速横扫日本,并转化为温带气旋。其温带气旋亦于随后两天掠过阿留申群岛进入中太平洋。
历史上破坏力最大的台风
历史上有记录的最强热带气旋是19年10月12日发生在太平洋西北的台风“提普”,估计中心持续风力为85米/秒。热带气旋造成的最大降雨发生在1966年1月7日—8日。热带气旋“丹尼斯”在12小时之内降雨1144毫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热带气旋是发生在10年的孟加拉气旋,至少有30万人死于与此相关的风浪。造成最严重破坏的热带气旋是1992年的飓风“安德鲁”,它袭击了巴哈马群岛、美国的佛罗里达等地,造成的财产损失高达265亿美元。
4.史上最强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涡旋:空气绕龙卷的轴快速旋转,受龙卷中心气压极度减小的吸引,近地面几十米厚的一薄层空气内,气流被从四面八方吸入涡旋的底部。
并随即变为绕轴心向上的涡流,龙卷中的风总是气旋性的,其中心的气压可以比周围气压低百分之十。 龙卷风是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
龙卷风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中心气压很低,一般可低至400hPa,最低可达200hPa。
它具有很大的吸吮作用,可把海(湖)水吸离海(湖)面,形成水柱,然后同云相接,俗称“龙取水”。由于龙卷风内部空气极为稀薄,导致温度急剧降低,促使水汽迅速凝结,这是形成漏斗云柱的重要原因。
漏斗云柱的直径,平均只有250m左右。龙卷风产生于强烈不稳定的积雨云中。
它的形成与暖湿空气强烈上升、冷空气南下、地形作用等有关。它的生命史短暂,一般维持十几分钟到一二小时,但其破坏力惊人,能把大树连根拔起,建筑物吹倒,或把部分地面物卷至空中。
江苏省每年几乎都有龙卷风发生,但发生的地点没有明显规律。出现的时间,一般在六七月间,有时也发生在8月上、中旬。
龙卷风的形成 龙卷风是云层中雷暴的产物。具体的说,龙卷风就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中释放的一种形式。
龙卷风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大气的不稳定性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由于急流中的最大过境气流的影响,它被进一步加强。 (2)由于与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变的风相互作用,上升气流在对流层的中部开始旋转,形成中尺度气旋。
(3)随着中尺度气旋向地面发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变细并增强。同时,一个小面积的增强辅合,即初生的龙卷在气旋内部形成,产生气旋的同样过程,形成龙卷核心。
(4)龙卷核心中的旋转与气旋中的不同,它的强度足以使龙卷一直伸展到地面。当发展的涡旋到达地面高度时,地面气压急剧下降,地面风速急剧上升,形成龙卷。
龙卷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袭击范围小,龙卷风的直径一般在十几米到数百米之间。
龙卷风的生存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风力特别大,在中心附近的风速可达100-200米/秒。
破坏力极强,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有时把人吸走,危害十分严重。 龙卷风的危害: 1995年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阿得莫尔市发生的一场陆龙卷,诸如屋顶之类的重物被吹出几十英里之远。
大多数碎片落在陆龙卷通道的左侧,按重量不等常常有很明确的降落地带。较轻的碎片可能会飞到300多千米外才落地。
龙卷的袭击突然而猛烈,产生的风是地面上最强的。在美国,龙卷风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仅次于雷电。
它对建筑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经常是毁灭性的。 在强烈龙卷风的袭击下,房子屋顶会像滑翔翼般飞起来。
一旦屋顶被卷走后,房子的其他部分也会跟着崩解。因此,建筑房屋时,如果能加强房顶的稳固性,将有助于防止龙卷风过境时造成巨大损失 龙卷风的防范措施 (1) 在家时,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
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2) 在电杆倒、房屋塌的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切断电源,以防止电击人体或引起火灾。
(3) 在野外遇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和触电。 (4) 汽车外出遇到龙卷风时,千万不能开车躲避,也不要在汽车中躲避,因为汽车对龙卷风几乎没有防御能力,应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躲避。
在1999年5月27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包括首府奥斯汀在内的 4个县遭受特大龙卷风袭击,造成至少3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据报道,在离奥斯汀市北部40英里的贾雷尔镇,有50多所房屋倒塌,已有30多人在龙卷风丧生。
遭到破坏的地区长达 1英里,宽200码。这是继5月13日迈阿密市遭龙卷风袭击之后,美国又一遭受龙卷风的地区。
一般情况下,龙卷风是一种气旋。它在接触地面时,直径在几米到1公里不等,平均在几百米。
龙卷风影响范围从数米到几十上百公里,所到之处万物遭劫。龙卷风漏斗状中心由吸起的尘土和凝聚的水气组成可见的“龙嘴”。
在海洋上,尤其是在热带,类似的景象在发生称为海上龙卷风。 大多数龙卷风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是顺时针,也有例外情况。
卷风形成的确切机理仍在研究中,一般认为是与大气的剧烈活动有关。 从19世纪以来,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大大提高,气象雷达能够监测到龙卷风、飓风等各种灾害风暴。
1995年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阿得莫尔市发生的一场陆龙卷,诸如屋顶之类的重物被吹出几十英里之远。大多数碎片落在陆龙卷通道的左侧,按重量不等常常有很明确的降落地带。
较轻的碎片可能会飞到300多千米外才落地。 龙卷的袭击突然而猛烈,产生的风是地面上最强的。
在美国,龙卷风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仅次于雷电。它对建筑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经常是毁灭性的。
在强烈龙卷风的袭击下,房子屋顶会像滑翔翼般飞起来。一旦屋顶被卷走后,。
5.史上最强的五大台风这就是世界上最强的台风----19年狄普台风(Tip)。
这是全世界的风迷都感到津津乐道的一个台风。 这个超级台风,诞生于19年10月4日,在关岛东南方约两千公里的海面上形成,当时只是个热带低压。
起初台风的路径并不稳定,持续在北纬5~10度,东经150~155度间打转。10月6日,增强为轻度台风,台风仍继续打转,直到10月8日才开始稳定地向北北西移动,1天后转向偏西运动。
起初,台风的发展并不快速,直到10月9日,它还是个轻度台风。然而10月10日,台风增强为中度台风后,开始迅速增强,隔日就增强为强烈台风!10月12日,台风的强度已达最鼎盛时期----中心最大风速纪录为每小时305公里,相当于每秒85公尺。
而这时中心气压已跌至870百帕!另外,它的暴风半径大得吓死人~~半径1100公里,是贺伯、尤特台风的三倍大! 然而,这台风的终极强度并未能持久,在10月13日,台风开始渐渐减弱。当时狄普台风的位置仍在广大的太平洋上,所在纬度约在北纬15~20度。
关于这件事,香港地区的风迷引来了热烈讨论。有人说,当时狄普台风的暴风半径十分巨大,达1100公里,当台风减弱的时候,暴风圈的边缘已经接触了菲律宾东缘,所以会渐渐减弱。
不过,有人认为,即便台风的暴风圈已接触陆地,台风应该还不会有明显的减弱,直到中心登陆之后才会有明显的减弱。总之,狄普台风为何在热带海洋上渐渐减弱,仍是个谜团。
台风减弱一直到10月15日左右,才减弱为中度台风,这时台风一度威胁台湾。不过,在10月16日,台风偏北移动,台湾才免于被威胁。
台风开始影响日本了。琉球则为首当其冲,当时台风的中心风速为110节。
随后,台风转向东北移动,在10月18日于日本纪伊半岛登陆,并减弱为轻度台风。10月19日,台风在日本东北地区近海变性为温带气旋。
由于年代太久远了,并不清楚此台风在日本地区所造成的影响。狄普台风的一生便结束了。
狄普的回顾。
6.历史上最强台风历史上登陆我国大陆时风速最强的台风是1956年8月1日登陆浙江象山的5612号台风
登陆后的WANDA风眼迅速堵塞,继续前行,横贯浙北大地。所到之处,风雨大作。浙江市岭站过程降雨量达694毫米;浙北内陆各站点均测得12级以上风。绍兴测得43M/S阵风。杭州平均风力达11级,阵风达35M/S以上,美丽的西湖风景区遭到巨大破坏。当上午10时WANDA中心经过杭州时,杭州市气象台录得958.7HPA的气压,这个记录也成为杭州迄今为止记录到的气压极值。杭州死亡71人——在此之后的32年里,杭州再也没有经历过这样惨烈的风灾。上海亦测得30M/S的平均风速和34M/S的阵风,徐家汇天主堂尖顶重400千克的铁制十字架被吹折倒挂,从此以后,上海再也没有受到过一次强台风的侵袭.
由于地形的破坏,WANDA的强度逐渐减弱,并在皖北减弱为一个热带风暴。由于副热带高压不但没有退缩,反而继续维持甚至西伸,致使WANDA继续以西北方向朝内陆推进。她广大的环流和充沛的水汽给中国10个省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灾害,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北到天津,南到厦门,西到秦岭,衡阳,都覆盖在WANDA的8级大风之下,而安徽境内部分气象站依然能记录到12级阵风.西北太平洋上丰沛的水汽此刻化为暴雨,被WANDA倾洒在三分之一的国土上。华北平原暴雨成灾,太行山麓的平山县狮子坪24小时降雨385毫米,海河发生大洪水。北京亦受到强降雨侵袭,24小时雨量434.8毫米,造成大兴42个村庄过水,永定河水位暴涨。而WANDA也成为建国以后第一个严重影响北京的TC。在与北方冷空气的配合下,WANDA甚至在吉林的第二松花江流域制造了建国以来该地第一次洪水,4人因灾死亡。
8月3日之后,WANDA经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减弱后的低压消失在陕西与内蒙古的交界处。风停了,雨歇了,潮水退却了,然而留在华夏大地上的却是满目创痍……这场空前的浩劫在全国共造成超过5000人遇难,仅浙江就有4925死于非命,1.7万余人受伤,220万幢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毁坏,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当然,关于死亡人数有很多种说法,限于当时的救援条件和政治环境,实际的遇难人数可能更多,但这已经不重要,因为4935以及其他一系列惊人数字注定使WANDA载入史册——无论是热带气旋年鉴还是地方志书,你都可以在最显眼的地方找到她。对于风迷而言,5612WANDA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王者。对于亲历者而言,5612WANDA是他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WANDA的生命长度并不出众,仅仅8天。然而就是这短短几天,成就了WANDA,使她在中国气象史占据着最醒目的位置,甚至一度有“中国大陆第一台”的称号。但4629条冤魂和无数的财产损失不应只告诉人们这些呆板的记录——人定胜天不能继续成为金科玉律,事实上它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人无法战胜自然。如今,当年干部群众冒着17级狂风去保卫海塘的做法已被认为是很不明智的。2004年面对强大的云娜,浙江人选择了转移:我们应为此而欣慰。然而,无论当年的做法是怎样的大错,毫无疑问,有一点值得深思——50年前,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真正为人民着想的精神品质给了人们群众抗击天灾的强大动力,而今天呢?结合刚刚过去的碧利斯,我们是否可以反思一下呢?
6年之后,同名WANDA的台风让香港人体会了“中国第一风速”所带来的巨大痛楚,为WANDA弥补了没有留下风速的遗憾。历史总是非常幽默的,2005年西半球的KATRINA横空出世,以与5612相同的最低气压、只相差3HPA的登陆气压、同样具有威力的风暴潮和洪水使新奥尔良沦为地狱;使密西西比人把CAMILLE的名字从墙上划去,换上KATRINA;使加斯维尔顿飓风的魔影赫然显立.但KATRINA无论如何也无法推翻WANDA的统治——南庄,是49年前的新奥尔良,WANDA永远是横在KATRINA头上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5612惊世骇俗的表演将被永远铭刻在编年史上。
“八一台灾”50年后,南庄平原上树立起了一座纪念碑,以示永远铭记。当5612温黛100周年纪念日到来时,希望人们依然记得她。历史证明,超级台风WANDA将在未来某一个时刻重新诞生;但我们也希望,到那时惨绝人寰的悲剧不要重新上演。当然,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7.史上最强台风叫什么,有多少级纠正说法,不存在18级台风,因为风速等级只划到17级,17级以上统称17级以上,所以什么18级的都是误导的噱头
史上风速最高的可能是1961年台风南施(Nancy),有可能成为全球有纪录以来风速最高的热带气旋。南施的一分钟最高平均风速为约345千米每小时(215英里每小时)或185节(kts),而17级的风速上限是220千米每小时!硬要换算的话可以算作23级。
但台风南施不是最强的台风,最强的台风是19年的泰培(Tip),泰培拥有870百帕的最低气压(南施882百帕),不过它的风速只有305千米每小时。
不过2015年的飓风帕特里夏(Patricia)不同于南施的推测,它得到了182kts的实测,为实测最强热带气旋
不能称为最强但被提及的台风:
2016年的莫兰蒂台风,巅峰风速一分钟平均315千米每小时(170kts),气压890百帕,不过它登陆厦门不是很突出,只是登陆了大城市。厦门时二分钟平均50米每秒,极大阵风66米每秒
2014年的威马逊台风,超越台风桑美(2006年)成为登陆我国最强台风。巅峰登陆海南文昌140kts,一分钟平均260千米每小时,气压900百帕,二分钟平均70米每秒,极大阵风74.1米每秒。
13年的台风玛琪(Marge),即海南大台风、7314号台风,缺乏数据,可能与威马逊相同,中央气象台给的是60米(?)每秒,气压925百帕。相同的还有9615号台风莎莉(Sally),数据缺乏,可能为52米每秒,935百帕。它们因为年代久远,风毁严重,成为了恐怖的存在,但要注意当时的抗风水平,而且是移速极快的台,有风速加成
历史上有哪些台风名字是因为台风破坏力大而被除名的?
最近有关超强台风的新闻可以说是博得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也确实台风的破坏力真的太大了。现有的技术并无法去阻止这样的灾难发生,所以我们只有在台风来之前做好防护措施,要不然等遇到台风来袭,就非常危险了。被称为“利奇马”的超强台风,其破坏力自然是惊人的,那么之前还有那些破坏力极强的台风让人觉得恐怖呢?
其实我们之前还遇到过不少非常恐怖的台风。这些台风带来的破坏和损失都是非常大的。但我在这里还是主要介绍一下1956年的温黛台风吧。
温黛台风主要是发生在浙江地区的象山县南村,当时台风的风速高达55米每秒,按照台风等级划分的话就是超强台风的等级。
温黛台风作为我们国家建国以来的第一次超强台风,所以这次的温黛台风人们也是给这次台风还取了另一个名字“八一大台风。”
当时因为温黛台风遭受的损失可不是小的,是非常大的。当时甚至出现了大浪潮,最高的水位更是高达近五米,受牵连的庙宇和建筑物更是数不胜数。当时的人们也因为防范措施的不到位,自然条件也是不如我们现在的好,死了很多的人。
温黛台风其实是很多人的噩梦。现在问很多人觉得最恐怖的台风是哪一个,温黛台风也是经常会被提及的,毕竟那一次的台风真的是一场噩梦,不知道多少人在那一次台风中丧失了生命,所以从那以后我们国家也是更加的注重起来台风的应对措施。
到目前为止历史上被除名的台风有:
2013年
1301清松(确定除名):
清松本默默无闻,被除名的原因却是“名字太吓人”,因其英文发音“Sonamu”酷似海啸的发音”Tsunami”而引起了马来西亚沿海民众的恐慌,故由马来西亚当局提议申请将其除名,成为继欣欣、婷婷之后第三个“纯技术性除名”的热带气旋。其替代名字将在今年的会议上宣布。
1311尤特(未确定是否除名):
尤特是近年来对广东造成最大破坏的热带气旋之一。在西南季风的支援下,尤特登陆后从广西掉头回到广东,并徘徊四日之久,期间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结构,从而为粤西到粤东的广东全境带来创纪录的强降水,惠州局地过程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潮汕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京广线中断,至少52人在尤特造成的灾害中死亡或失踪。
1323菲特(未确定是否除名):
菲特是1949年以来10月登陆中国大陆的最强热带气旋。由于登陆时强度强,加上深秋背景气压较高,气压梯度大,登陆点附近出现令人瞠目的风速,浙江几项风速记录均被其打破。而真正令菲特载入史册的是其北侧倒槽在浙江北部制造的破纪录的特大暴雨,浙江全境有多个国家级站点的日降水量记录被打破,浙江的日面雨量纪录由1962年9月6日的109mm刷新至2013年10月7日的149mm,而过程面雨量亦位列历史第三位。作为浙北降水中心的余姚被大水围城数日,城市完全瘫痪。仅宁波一市的经济损失就超过270亿元,成为有史以来浙江经济损失最为惨重的热带气旋。
1330海燕(确定除名):
还是菲律宾。不过,这回的主角是海燕自己。全世界气象工作者、气象爱好者都在2013年11月8日这一天目睹了这个星球上最不可思议的神迹。亚太各大气象机构均给出了封顶最高或有史以来最高强度。事实上,以下任一一项都能成为海燕被除名的理由——有纪录以来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之一、卫星分析(德沃夏克分析法)广泛应用以来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有纪录以来全球登陆时最强的热带气旋、菲律宾死亡失踪近万人、西北太平洋15年以来致死人数最多的热带气旋
2012年
1224宝霞:
又是菲律宾。只是这次不是“水台”,而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顶级台风——五级台风(美国联合警报中心定强为145kt,远超17级,强于桑美)。同时,宝霞还是有史以来纬度最低的五级台风。菲律宾历史上不乏五级台风侵袭,但多数登陆北部人口稀少的吕宋沿海,且吕宋高山对台风强度削减作用明显,破坏相对较小。而棉兰老岛纬度低,五级台风少见,人口相对密集,宝霞为登陆点附近带来了巨大破坏,既有中心附近荡然无存的风毁,也有星罗棋布的山洪泥石流灾害。菲律宾全国共1067人死亡,834人失踪,多数集中在棉兰老岛。这是菲律宾连续两年因台风灾害死亡超过1000人,也是七年来的第四次。宝霞的替代名字将在今年的会议上宣布。
有意思的是,宝霞的“前两世”(2000年、2006年)都是一个孱弱的热带气旋,最大风力均不足12级,且均与“两世”桑美同时存在,均因藤原效应而被两世桑美“摧残致死”。桑美被除名后,宝霞第三世一跃成为当年最强台风之一,颇有咸鱼翻身之意。
2011年
1121天鹰:
天鹰的强度非常弱,按中央气象台的数据仅有10级风力,然而制造降水的能力却出奇地强。其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登陆后,山洪、泥石流、崩塌接踵而至,导致1257人死亡,85人失踪。天鹰因其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而被除名,由“天鸽”代替。
2010年
1011凡亚比:
凡亚比是04年云娜退役后的替补名字,因此这是第一个替补台风名字被除名的案例。凡亚比在广东省引发了近年来罕见的短时间强降水,9月21日多个站点的12小时降水量超百年一遇,强降水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广东全省100人死亡,61人失踪,为近年来所罕见。此外,凡亚比在台湾也造成了一定灾害。凡亚比退役后,由“雷伊”替代。
2009年
0908莫拉克:
相对而言,台湾防灾体系较为完备,防台经验丰富,且因地形庇佑,风灾、潮灾相对较小(北台湾除外),但降雨量往往能令人瞠目结舌,故而雨灾频发。而2009年的莫拉克则将雨灾的恐怖表现到了极致——全台多个站点雨量破百年记录,其中屏东县尾寮山单日雨量竟达1403毫米,阿里山两日雨量超2300毫米!(作为对照,大陆江南地区城市的一年总降水量也不过1300~2000毫米左右。而大陆日降水量的历史记录是15年河南驻马店沁阳林庄的1005.4毫米,强降水导致石漫滩水库等六十余个水库溃决,超10万人死亡)远超历史记录的降水量引发了台湾现代史上最为惨痛的八八水灾——全台699人死亡失踪,其中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遭泥石流灭村,474人惨遭活埋。人员伤亡之惨重,为台湾百年来风灾史所未有。八八水灾还间接导致台湾当局刘兆玄内阁的总辞。莫拉克退役后,由“艾莎尼”代替。
0916凯萨娜:
2009年于菲律宾而言又是一个灾年。凯萨娜以并不出众的强度登陆吕宋后为首都地区带来了强降水。马尼拉6小时降雨量达341毫米(特大暴雨级),为1967年以来之最。强降水导致菲律宾500多人死亡失踪。凯萨娜离开菲律宾后在南海重新增强并登陆中南半岛,越南、柬埔寨也有上百人死亡。凯萨娜除名后,由“蔷琵”代替
0917芭玛:
凯萨娜过后仅一周,芭玛又接踵而至,且由于藤原效应,芭玛路径曲折复杂,三次登陆吕宋、折回、打转,最后西行登陆海南岛与越南。而芭玛的反复折腾也给菲律宾本已十分脆弱的防灾体系雪上加霜,全国共有480多人因暴雨洪涝丧生。芭玛被除名后,由“烟花”代替
2006年被除名台风:
1、2006年的1号强台风"珍珠"(Chanchu),在菲律宾、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104人死亡以及12亿美元的损失。
2、2006年的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Bilis),在菲律宾、台湾、中国东南部总共造成672人死亡以及44亿美元的损失。
3、2006年的8号超强台风"桑美"(Saomai),在马利安那群岛、菲律宾、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台湾省总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4、2006年的16号超强台风"象神"(Xangsane),在菲律宾、海南、越南、柬埔寨、泰国总共造成279人死亡以及7.47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5、2006年的22号超强台风"榴莲"(Durian),在菲律宾、越南、泰国总共造成于819人死亡,经济损失无法估计。
2005年被除名台风:
2005年的9号强台风"麦莎"(Metsa),给我国华东地区造成重大损失。40万人被撤离,上海地铁停运。仅浙江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元(其中宁波损失27亿元)。江苏发生狂风暴雨天气,并且造成经济损失达12亿元。
2005年的14号超强台风"彩蝶"(Nabi),在日本造成21人死亡。
2005年的19号超强台风"龙王"(Longwang),给我国台湾、福建、广东、江西等地造成大风大雨,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
2004年被除名台风:
2004年的1号台风"苏特",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日本等地带来一定自然灾害和经济损失。(韩国命名)
2004年的8号台风"婷婷"(Tingting),造成日本南鸟岛4人死亡,多人受伤,并造成一定自然灾害。
2004年的14号强台风"云娜"(Rainne),"云娜"台风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
2003年被除名台风:
2003年的1号台风"欣欣",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造成一定灾害。(中国香港命名)
2003年的7号超强台风"伊布都"(Imouto),造成菲律宾、我国华南地区重大人员伤亡。仅在中国广西就造成12人死亡,损失超过5亿元。
2003年的14号超强台风"鸣蝉"(Mamei),造成韩国150多人丧生。损失无法计算。
2002年被除名台风:
2002年的6号强台风"查特安"(Chataan),登陆日本关东平原,造成多人丧生和严重的财产损失。
2002年的15号台风"鹿莎",袭击韩国西部。(马来西亚命名)
2002年的26号台风"凤仙"(Pongsona),造成关岛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001年被除名台风:
2001年的26号热带风暴"画眉"(Vamei),虽然不是很强,但它是有史以来最靠近赤道的台风,所以被除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