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交通天气 交通天气
雨水情测报系统_雨水情测报系统软件
tamoadmin 2024-09-26 人已围观
简介1.雨量传感器的介绍2.谁能帮忙介绍一下烟台水的情况3.洪水预报系统的发展概况与展望湖北黄龙滩水力发电厂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黄龙滩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黄龙滩电厂)地处秦岭东麓,黄龙镇以西四公里的峡谷出口处,紧邻襄渝铁路和316国道。电厂位于汉水最大支流——堵河的下游,距离“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约40公里,是堵河上一颗璀璨的水电明珠。黄龙滩电厂现为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直属的,也是旗下
1.雨量传感器的介绍
2.谁能帮忙介绍一下烟台水的情况
3.洪水预报系统的发展概况与展望
湖北黄龙滩水力发电厂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北黄龙滩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黄龙滩电厂)地处秦岭东麓,黄龙镇以西四公里的峡谷出口处,紧邻襄渝铁路和316国道。电厂位于汉水最大支流——堵河的下游,距离“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约40公里,是堵河上一颗璀璨的水电明珠。
黄龙滩电厂现为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直属的,也是旗下唯一的发电厂,企业类型为大型一类。电厂以发电为主,现装机51万千瓦,是堵河流域目前最大的水电站,同时兼有城市供水、防洪、航运、养殖等综合功能。电厂主要担负着湖北电网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任务,截止2011年3月,已累计发电260亿度,为湖北电力事业和十堰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光辉岁月——黄龙滩电厂与车城共同成长
黄龙滩电厂工程是当年重要的“三线工程”,从开工建设至今,已经四十余载。四十年前,电厂与二汽、襄渝电气化铁路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开工建设;四十年来,电厂与车城共同成长,见证了十堰市的发展历程。
黄龙滩电厂工程1959年进行了地质勘察,1967年形成初步设计报告,1968年被水电部和湖北省人民联合审查批准。1969年4月2日,投资1.73亿由水电十局负责施工的黄龙滩电厂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经过五年的奋战,14年5、6月,两台装机7.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相继投产发电。16年底,大坝浇铸完成,工程全部竣工。
1993年1月,黄龙滩电厂开始对1、2号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增容改造,改造后两台机组装机8.5万千瓦。1998年3月,电厂完成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成为省内少数率先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方式的水电厂之一。
2002年3月,黄龙滩电厂扩建工程经院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月28日,工程总投资5.83亿元的扩建工程开工建设。2005年6月和8月,两台装机15万千瓦机组相继投产发电,电厂总装机达到了51万千瓦。
二、“四精”一流——黄龙滩人的“同一个梦想”
2007年9月,黄龙滩电厂在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管理精细,技术精优,队伍精干,文化精深”的一流水力发电厂的工作目标。2011年2月,进一步明确了在2015年初步建成“四精”一流企业的“十二五”发展目标。
为实现这一梦想,黄龙滩人打破传统思路,赴华中、华东、西北、东北等地区的先进水电厂调研,百家所长,形成了自己高标准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行动规范。2001年5月电厂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少数几家、省内首家通过认证的水电厂。2004年2月电厂开始推行绩效管理体系,目前已实行职工绩效、中层干部绩效、班组绩效、单位绩效四大体系,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从2001年完成信息管理(MIS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到今,已经建成生产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企业规划(ERP)系统等管理系统,电厂从“无纸化”办公向信息化管理、集约化管理嬗变,不断提升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向着问鼎全国一流水力发电厂的征途进军。
三、全国记录——黄龙滩人的安全生产成就
黄龙滩电厂建设时期正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年代,工程存在比较典型的“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的特点,遗留了不少问题和隐患。此外,从机组设备来看,电厂既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机械电气设备,也有当前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安全生产的基础设施较差、设备状况复杂、难点多、难度大。
面对这些问题,黄龙滩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大力推进技术革新,不断解决和消除问题和隐患,确保了电厂长周期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1982年,水电部将黄龙滩电厂作为试点单位,研制设计出全国第一套水情自动测报系统。1988年,遥测系统正式投用,实现了水雨情数据24小时自动集传输、联机跟踪预报功能,预见期较人工提前3-5小时。后期相继建成气象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闸门自动控制系统、水库运行数据上传系统、水库调度综合自动化等系统,共同构成了黄龙滩水库现代化水情工作平台,水库调度实现自动化。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和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目标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黄龙滩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的责任心,秉承“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监督到岗”的管理思想,安全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00年5月30日,我厂安全运行3808天,创下全国10万千瓦以上水电厂安全运行的最高纪录。2004年,安全运行4592天,刷新了全国10万千瓦以上水电厂安全运行的最高纪录。截止2011年5月,我厂连续安全运行3231天。截止2010年12月,大坝实现连续30年安全度汛。
四、“四个四”队伍——黄龙滩人的人才强企理念
黄龙滩电厂坚持“人才强企”的理念,形成“四个四”队伍建设模式。即建设“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学习思考勤在先、精细管理严在先、工作业绩优在先、干净干事廉在先”的“四先”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党员队伍;建设“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四个四”队伍建设相辅相衬,构成了黄龙滩电厂不同层面的职业化团队,为电厂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
五、黄龙出滩——黄龙滩人的开拓发展信念
富有开拓精神的黄龙滩人早在上世代80年代就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领域,至今已经形成了水电商务运行检修、水电仿真培训、城市供水、房城产、物业管理、宾馆餐饮、旅游、科技信息等多个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格局。黄龙滩人也从以前的“围墙内”工作和生活方式,转变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拼搏弄潮。
2001年,黄龙滩电厂进军水电厂国际商务运行领域,承接并顺利完成了10年的柬埔寨基里隆一级水电站运行维护项目合同。2005年以来,先后与南漳峡口水电厂、郧西孙家滩水电厂、郧西陡岭子水电厂、竹山松树岭水电厂、襄樊尾水电厂、黄冈罗田天堂抽水蓄能水电厂、竹溪秦坪电站、神农架玉泉河一级水电站、四川龙凤水电厂等进行了商务检修和运行,输出我们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电厂还先后为西藏羊湖、国电长源、湖北能源、三峡大学等多家集团、电厂以及院校进行了水电仿真培训。
黄龙滩水电工业生态园,是国家级3A级风景旅游区、湖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湖北省和十堰市科普教育基地、十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在审批中)、十堰市文明旅游风景区。园内有黄龙滩水库、樱花大道、杨梅大道、盆景园、红枫林、银杏园、樱桃园等景点,有企业文化展厅、水电科普展厅、黄龙滩大坝、发电厂房、变电站等水电工业科普设施,有运动场、网球场、篮球场、运动馆、拓展基地等休闲设施,有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成为十堰市山美、水美、工业美的缩影,成为市民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休闲的最佳目的地。
六、百花齐放——黄龙滩人的文化盛景
黄龙滩电厂致力于建设以“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为核心价值观,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为企业精神的国家电网公司统领下的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建成了企业文化展厅、文化长廊、文化墙、文化路等,形成了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编印内刊《黄龙滩》,建设职工精神家园,打造与行业内外文化交流的名片。厂主页、橱窗、宣传栏、LED屏等设施也成为文化交流和宣传的重要载体。此外,电厂多年来坚持开展干部读书、青工读书、女工读书等主题读书活动,形成了“九龙夜课”、“班长课堂”、“双休课堂”、“财会课堂”等职工业余学习平台,“书香”黄电氛围愈浓,干部职工读书学习蔚为风尚,成材典型层出不穷。
企业文化建设孕育了丰硕的文明建设成果。黄龙滩电厂至今已经连续27年荣获“湖北省电力公司文明单位”称号,连续5届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连续6届荣获“十堰市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华中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多项省部级荣誉称号。
文明建设提档升级,科学发展再谱新篇。回首过去,黄龙滩人在文明建设的道路上矢志不移、奋然前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展望将来,在“全国文明单位”创建目标的指引下,文明建设工作必将为黄龙滩电厂改革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在企业科学发展的历程中续写新的篇章!
雨量传感器的介绍
你这个问题太难了,属于专家级别以上了...在网上估计问不到,这你得问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了呀.不过既然遥测站能测到数据,而中心控制站的计算机无法显示出数据.这个不是软件问题就是通讯问题.
谁能帮忙介绍一下烟台水的情况
雨量传感器适用于气象台(站)、水文站、农林、国防等有关部门用来遥测液体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起止时间。用于防洪、供水调度、电站水库水情管理为目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自动野外测报站,为降水测量传感器。
洪水预报系统的发展概况与展望
市域内,河网较发育,中小河流众多,长度在5公里以上河流121条,其中流域面积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有五龙河、大沽河、大沽夹河、王河、界河、黄水河和辛安河7条。主要河流以绵亘东西的昆嵛山、牙山、艾山、罗山、大泽山所形成的“胶东屋脊”为分水岭,南北分流入海。向南流入黄海的有五龙河、大沽河;向北流入黄海的有大沽夹河和辛安河;流入渤海的有黄水河、界河和王河。其特点,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属季风雨源型河流。其冲积而形成小平原沙土层厚而肥沃,盛产苹果、大樱桃、梨和葡萄。
[编辑本段]气候特点
烟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摄氏12度左右,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胜地。
[编辑本段]海域概貌
岛屿分布
烟台全市海岸线长达909公里,市北、西北部濒临渤海,东北和南部临黄海。有大小基岩岛屿63个,像一颗颗灿烂的珍珠镶嵌在大海之中。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南长山岛、养马岛,有居民的岛15个,分别为长岛县的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庙岛、砣矶岛、大钦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北隍城岛,龙口市的桑岛,芝罘区的崆峒岛,牟平区的养马岛,海阳市的麻姑岛、鲁岛。
海水特点
沿海表层水温变化较外海明显且幅较大,年平均水温11~14℃之间。海水表层盐度年平均28~31‰左右。潮汐自莱州到龙口沿海为不正规半日潮,龙口到牟平以及海阳市沿海为正规半日潮
洪水预报系统在国外研究开发已有30多年的历史,国内也有20多年的历史。最早将水情信息处理与洪水预报计算机制作直接联为一体的系统是从研制水文自动遥测洪水警报、预报系统开始的,称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这类系统的共同特点是使用遥测水文信息(雨量、水位),直接实现联机洪水预报作业,属于第一代洪水预报系统,如1958年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研制的水文自动化遥测系统,1988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微机DOS系统上开发的一套适用于中小流域的洪水预报调度自动化系统等。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控制理论的实时预报技术大量引入到洪水预报中来,实现自动的实时校正。这种系统称为“联机实时预报系统”,从预报技术的角度看,比较第一代系统有了实质性的进步,故可以划分为属于第二代的洪水预报系统,这类系统比较著名的有1983年中国水利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与意大利诺蒂公司合作开发的适用于大江大河和大河系的“VAX机联机实时洪水预报系统”, 1985年美国天气局开发的全美通用的河流预报系统(NWSRFS)第五版,1988年英国水文所研制的通用性的河流径流预报系统(RFFS), 1992年意大利ET&P公司研制的欧洲洪水预报系统(EFFORTS),19年中国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研制的“水情信息及洪水预测预报业务系统”。1989年,美国天气局在河流预报系统第五版上安装了交互式预报程序(IFP),揭开了第三代洪水预报系统研制的序幕。IFP在图形工作站实现,用图形交互处理技术对洪水预报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人工干预,从而得到可以发布和实行河系连续预报的成果,保证了河系预报作业的连续性。这一成果问世后得到洪水预报界,特别是担负大江大河预报任务的水情部门的广泛赞同,从而确立了第三代洪水预报系统向交互式系统发展的方向。1995年长江委开发的“长江专家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以及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组织研发的《中国洪水预报系统》就属于这一类系统。
目前,全国流域机构和省(区、市)的水文部门已有26个单位建立了洪水预报系统,能在两小时内,完成数据集、传输和处理工作,并在天气形势分析和实时雨水情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对七大江河干支流主要控制站、防洪重点地区、重点水库和蓄滞洪区具有不同预见期和精度的洪水预报,为防洪决策提供依据。为了加强全国洪水预报系统标准化建设工作,水利部水文局正组织全国力量,联合攻关,集中开发基于宽带网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分布式的、通用性的洪水预报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将使我国的洪水预报技术和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