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一周天气 一周天气
渤海海浪大吗_渤海海浪预报
tamoadmin 2024-11-13 人已围观
简介1.想知道未来十天,沿海海面的天气情况,主要是风力大小2.7月台风会在沿海登陆吗?一 渤海海水较清澈的主要原因是与渤海的形状有关。渤海是我国的内海,它的北面,西面和南面都是陆地,只有东面通过狭窄的渤海海峡与南海相连。因此,渤海的海域比较闭塞,海浪很小,是中国风浪最小的海域,水静则清澈,因此,渤海海水较清。尽管有黄河流入,但是,黄河水量较小,且黄河泥沙入海后,流速平稳,泥沙很快沉积,对整个渤海的清
1.想知道未来十天,沿海海面的天气情况,主要是风力大小
2.7月台风会在沿海登陆吗?
一 渤海海水较清澈的主要原因是与渤海的形状有关。渤海是我国的内海,它的北面,西面和南面都是陆地,只有东面通过狭窄的渤海海峡与南海相连。因此,渤海的海域比较闭塞,海浪很小,是中国风浪最小的海域,水静则清澈,因此,渤海海水较清。尽管有黄河流入,但是,黄河水量较小,且黄河泥沙入海后,流速平稳,泥沙很快沉积,对整个渤海的清澈影响不大。
二 东海海水较混浊是因为东海位于太平洋东缘,风浪大,再加上有黑潮和我国的沿岸流的影响,大的风浪和流动的海水经常搅起海底的泥沙。再加上长江,钱塘江等河流的注入,又从陆地上带来很多的泥沙和悬浮物,因此,东海海水较混浊。
想知道未来十天,沿海海面的天气情况,主要是风力大小
公元前47年西汉末期,渤海地区发生了一次灾难性的海啸。据《汉书·天文志》记载(初元二年秋七月)“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民。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将何以忧之?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同样的记载在《汉书·沟洫志》再次出现,王莽时,:“大司空掾王横言:‘河入勃海,勃海地高于韩牧所欲穿处。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后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云:“昔在汉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广,当同碣石,苞沦于洪波也”,又云:“昔燕齐辽旷,分置营州,今城面海滨,海水北侵,城垂沦者半”。从上所述,我们发现在西汉元帝初元二年秋七月在渤海地区确实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海啸,时间为公元前47年。 那么,这次“海水溢”是否是真正的海啸呢?海啸是指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海水溢”现象很多是由于飓风引起,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啸。然而,公元前47年渤海地区发生一的这次“海水溢”,确实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海啸。因为,《汉书·天文志》记载先有地震的现象:“一年中地再动”,然后就出现了“海水溢”,显然这是一次大海啸。 为什么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啸呢?首先,我们来看其气势与规模,“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海水在海啸的推动下,能够在陆地是奔流数百里之远,淹没“九河之地”,"城垂沦者半",你说中国历史上有哪次海啸有如此气势?其次,我们来看其破坏程度。据渤海地区的静海县的《静海县志》记载,东周时期,此地被称为“长芦”,先后归属于齐、燕、赵等。秦属巨鹿郡。西汉时期,设东平舒县,属渤海郡管辖,人口约40000余人,治所设于现静海县西钓台村西部。这一时期,此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相对稳定,农业、商业及人口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繁荣的东平舒文化。但是,西汉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的这次海啸完全吞没了静海地区,东平舒文化消失了。直至晋隋以前,这里仍为“渤海西南隅一泽国”。隋朝初期,海水逐渐退去,但仍为一片沼泽。唐乾宁三年(896),才又开始设置行政机构,一直到了宋绍熙年间,静海人口还没有恢复到西汉大海啸之前的水平,当时有主户5623户,客户1192户。今天,渤海湾地区很多地方,考古发现“仅见战国和西汉的遗存,不见西汉晚期和东汉的遗存,再迟的就是唐宋时期的遗物”,在汉、唐之间出现中断的年代上不相连续的现象,并非是偶然的巧合。西汉时原在今昌黎县南置絫县,后为海浸所没,乃罢絫县改置临渝于今抚宁县东渝关镇。唐时碣石山仍属其西北的卢龙县,直至辽时始在碣石山南置广宁县,作为营州治所。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与关外广宁县(今辽宁北镇)重名相混,改广宁为昌黎,并开始在滦河三角洲上置乐亭县。从这一县治建置的沿革,也反映了滦河三角洲经历了西汉后期的海浸,及其后逐渐海退的过程以后,直至十二世纪,三角洲平原才得到恢复开发。 看来,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一次使“桑田变沧海”的巨大海啸,它就是西汉末年发生在渤海地区的海啸,距今已经近两千年之久了。从其规模与破坏程度来看,堪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自然界的恐怖主义,中国人也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错误地认为海啸离我们很遥远,中国人可以高枕无忧。
7月台风会在沿海登陆吗?
东海:://.weather.cn/html/weather/101191002.shtml
南海:
://.grmc.gov.cn/tqyb/cg_5.htm
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渤海北部(10、20、30、40区)、渤海中部(61、62区)、渤海海峡(65区)、黄海北部(66、70区)偏北风转偏南风5~6级
只能到这个地步了哈
六月接连不断的暴雨让刚刚到来的七月忧心忡忡。7月总是不平静的一天,尤其是沿海地区,是台风的高峰期。最新消息是,7月沿海地区将有2~3个台风。让我们来看看更多最新的台风消息。
6月25日,自然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国海洋预报会议。根据会商,7月份可能有两到三个台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登陆。
根据会商结果,7月份我国沿海将出现1至2次台风风暴潮。渤海、黄海将出现0~1次4m以上的灾害性海浪过程,东海和台湾地区海峡将出现2~3次,南海和北部湾将出现2~3次。
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高于0.5,将发展为中度厄尔尼诺。渤海、黄海西部、南海大部海面温度较常年略高,黄海东部较常年略低,其他海域接近常年。海雾方面,雾区将向北部海域移动。预计山东成山头外海雾日将继续增多,渤海8-12天,黄海15天以上,东海4-6天。
北海、东海、南海预报中心,辽宁、河北、浙江、福建、海南、广西、天津,以及厦门、温州海洋预报台参加了会商。
小心海岸!2日夜间登陆的可能性较大。
热带云团有可能于7月1日下午到后半夜在南海北部加强为热带低压(6~7级),并将于2日趋向海南省东部到广东西部沿海,强度略强。2日夜间以热带低压或热带风暴(7~8级)形式在上述沿海地区登陆的可能性较大。受其影响,2日至3日我省西部风力逐渐加大到6~8级;粤西和珠江三角洲沿海市县有大雨到暴雨,其中雷州半岛有大暴雨,并有6-7级旋转风。
4号台风穆恩仍看南海低压扰动。
今天下午,美国JTWC将菲律宾东部的系统降级为热带低气压。主要是今天早上这里风的垂直切变增大了,20-25kt,有点散,而海温和高空辐散外流条件还可以。该系统未来数值预报不乐观,应考虑垂直切变较大。后期重点还是南海的扰动发展。最终成为穆恩4号台风的概率较大。2-3日,将导致广东西部、海南、广西南部出现暴雨天气。4月4日,强降水还可能扩散到云南东南部。
这两天西太平洋的台风活动似乎有趋于活跃的迹象。例如,6月27日,第3号台风“桑巴”在日本南部沿海生成,成为近4个月来台风“静默期”后生成的首个台风。6月29日中午,从风云四号可见光卫星云图上看,南海和菲律宾以东海域有许多热带云,似乎将有新的台风从中生成。
综合来看,“台风宝宝”的出现可能仍是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趋于活跃的标志。未来几个月,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将开始准备防御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