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交通天气 交通天气

陕西西安未来40天天气预报_西安未来40天天预报

tamoadmin 2024-10-15 人已围观

简介1.西安天气预报太不准了2.去西安住七天,大约需要多少钱?3.西安气候怎么样?有哪些不去会后悔的地方?西安周边呢?“前段时间1公斤西红柿批发元钱了,比往年高出了好几毛,黄瓜、茄子也都涨了。”朱雀批发市场的菜贩夏某告诉记者,因雨水多,本地菜长得不好,外地菜来西安的也少,所以价钱就起来了。 西安市西稍门某小区的单元楼门口,最近都贴上了防蟑螂的告示。住在低层的一些业主称,几个月来厨房下水道里经常会爬出一

1.西安天气预报太不准了

2.去西安住七天,大约需要多少钱?

3.西安气候怎么样?有哪些不去会后悔的地方?西安周边呢?

陕西西安未来40天天气预报_西安未来40天天预报

“前段时间1公斤西红柿批发元钱了,比往年高出了好几毛,黄瓜、茄子也都涨了。”朱雀批发市场的菜贩夏某告诉记者,因雨水多,本地菜长得不好,外地菜来西安的也少,所以价钱就起来了。

西安市西稍门某小区的单元楼门口,最近都贴上了防蟑螂的告示。住在低层的一些业主称,几个月来厨房下水道里经常会爬出一些蟑螂,蟑螂很脏又很恶心,却很难根除。

西安市疾控中心在对全市病媒生物情况监测中,还发现了一种叫褐斑大蠊的蟑螂。这种蟑螂主要分布在闽、粤等地,北方罕见。随着它的出现,南方地区常见的蟑螂品种几乎全在西安出现了。

蟑螂喜湿润,是南方梅雨季节里常见的害虫。今年夏季古城蟑螂的肆虐,让很多人感到西安的天气忽然有了点南方的味道。

暴雨从何而来

在今年陕西人的印象里,雷电、大风和冰雹也较往年剧烈许多。陕西省防雷中心统计,仅9月4日凌晨到当日下午3时,西安就闪电107次,全省竟达到了1085次。受这些强对流天气影响,各种灾害接踵而至。7月至9月,陕南汉中、安康、商洛先后受灾,关中一些地方也灾情严重。

如西安旁边的高陵县,十多个小时降雨,降水量就达到了119.6毫米,城内最深处积水120厘米,成为该县自有降水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这次强降雨还造成了全县90%的秋田受灾,1444栋日光温室大棚塌陷,474间房屋倒塌,5822棵大树被吹断或刮倒,一些村落还出现了停电或自来水无法供应……。

“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都属于强对流天气,今年夏季气候的反常,主要是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比较集中。”陕西省气象台台长、高级工程师杨文峰说。

今年40岁的杨文峰研究气候已有16年,曾有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总结这些年来的工作感受,他觉得需要研究的东西太多了。

所谓强对流天气,“就是以空气强对流运动为动力,形成巨大积雨云所产生的天气”,杨文峰说。当空气急速受热后,会产生较强的上升运动。当气流上升、下降达到一定速度时(10米/秒),就是强对流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积雨云就会形成强降水等天气。

“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受天气系统和气候背景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张弘说,我国今夏降水多,主要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的结果。“副热带高压是一个大气环流系统,它输送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到内地,在大陆与冷空气交锋后,极易形成降水。”

“今年7月,副热带高压在我省表现较强,盘踞时间也长。受它的影响,对流层(降水、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都在此层形成)上面冷,下面热,空气结构也不稳定。从东南亚过来的暖湿气流,不断在我省上空遇到从新疆、内蒙古来的冷空气,雨水就会比较集中。”

张弘说,局部的强对流天气的形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白天地面受太阳辐射强,空气中能量快速积累,以致到晚上达到极致。热空气上升过程中自身温度不断降低,如果遇冷或受晚上气温降低的促发,很容易促使能量在短时间内高强度释放,也会造成强对流天气。

“从大的背景来说,强对流天气受全球整个气候变暖的影响。由于气候变暖影响到了整个大气环流系统的异常变化,就势必造成了极端天气的增多”,张弘说。在全球温暖的气候情况下,水分蒸发加剧,大气环流循环加快、强度加大,在输送到一些山区的时候,也易受地形刺激形成强对流天气。“像陕南处于巴山地带,受地形影响就会出现强对流天气。而8月8日、9日的关中大暴雨,则是从孟加拉来的暖湿气流突然遭遇南下冷空气发生的。”他说,这种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往往只需要几个小时。

西安是否会变成“南方气候”

既然强对流天气具有易突发性、时间短且局地性强的特点,那么,为什么今夏古城总会出现“晚上下雨,白天放晴”的南方天气特征?在不久的将来,古城西安会不会过渡到“南方气候”?

在很多人印象中,西安下雨大多是在白天,而且,一下至少一两天。可今年夏天,晚上那么强烈的雷阵雨、暴雨,往往到早上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放晴了。

杨文峰解释说,早上之所以不再下雨,一方面是因为大气积累的能量,经雷阵雨、暴雨快速释放已经衰竭;二是早上温度低,新能量还没有积累完成——“不过也有能量积累特别大,到次日白天还在继续下雨的情况”,他说。

由于强对流天气形成的比较突然,强度也大,气象预报人员根据以往天气规律及预报经验已很难做出最及时、准确的预报。因此,对今夏的气象预报,工作人员颇有压力。

“天气异常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但这个累积常常是‘迅雷不及掩耳’。”陕西气象台天气业务研究室主任吴林荣说。

吴林荣以前也作气象预报工作,而目前主要进行预报业务研究。他说,针对强对流天气的不确定性,气象人员必须全天24小时密切监测天气变化。

陕西省气象台短时预报科科长张科翔说,天气预报的常规流程是:值班预报员根据气象卫星、雷达以及地面观测站传回来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然后做出气象结论,传给首席预报员;如没有问题,就通过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发布。

“而强对流天气往往会在2小时或6小时之内发生,短时预报就要求很快,这种短时预报现在是以手机短信送出的。”张科翔说,这种短信主要是发给党政机关的领导和一些对天气有特殊需求的单位,以便他们及时对即将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做出应对。

“最忙的时候,一边要盯着屏幕上的卫星云图,一边还要观察多普勒雷达回波图的变化,同时,还要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及时通知即将发生暴雨天气地区的气象部门。”张科翔在9月3日晚至次日凌晨,曾先后发出了三份短时暴雨警报,对眉县、淳化、户县等地发出警报,两小时后暴雨天气如期而至。

目前全省有5个雷达站,个常规观测站以及数百个自动站、加密站。但这还不够。随着宝鸡雷达站的建成,未来陕西省还将建1800个地面观测站,这样一来,监测天气的“网”密了,预报的准确率才会更高。

对西安是否会变成“南方气候”的疑问,陕西省气象台的专家未给出结论。不过,他们认为,尽管今夏西安很湿润,也有一些南方天气的特点,但天气不是气候,而且不能说今后一定会过渡到南方气候上去。

“从2003年开始,陕西的气候出现了‘准三年周期’的天气变化规律,也就是每隔一年,就会出现异常天气。如2003年后,2004年就平稳一些。2006年稍好,2007年就出现了异常,不过目前观测的时间还比较短,所以是否‘准’三年周期,到底以后怎样一个趋势,还待进一步观测。”杨文峰说。

陕西省水文水勘测局原副总工程师常星源,13年来一直在业余时间观测降水量变化。“今年1月到9月8日的降水量是605毫米,比去年688毫米还要略少一些,只是今夏降水比较集中,给人印象深。”已经70岁的常星源认为,尽管自1995年以来西安的降水量呈缓慢增多的趋势,但总体上差别并不很大。“如果仅从降水说西安会变成南方气候,显然不科学。”

天气异常从暖冬开始

然而,今年的天气异常并非是从夏季开始的。在7月以前,就已出现“征兆”。“今年是仅次于1998年的第二个暖冬,从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2℃,尤其今年2月,气温偏高达3℃到6℃。”

杨文峰说,2007年1月到6月全省各地气候也是异常的。如暖冬之后,3月份出现了严重的“倒春寒”天气,4月至5月旱情严重,这些都异于往年。

异常的暖冬致使麦田里的麦苗疯长。而这样,势必造成土壤养分的过分消耗,对其后期生长不利。同时,年初温度高,植物抗冻能力小,病虫害也比较严重,这对以后也会有不良影响。

随着4月上旬至6月下旬降水持续偏少,渭南、商洛、铜川、榆林等地出现严重干旱。而在国内,北京2月份创出了1840年以来的最高气温——16℃,这是167年来北京冬天的最高温度。而在我国最北的黑龙江,则经历了1951年以来的最暖冬季。“从2003年以来,全球气候便出现了明显的异常,这些异常主要来自全球气候变暖。”杨文峰说,全球气候变暖是造成我省异常天气的一个大的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洋温度升高,蒸发加快,冷空气南下受阻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气环流系统发生变化。而大气环流系统的改变,使很多地方的气候发生了异常。专家称,造成全球变暖最主要因素是人类的活动。由于人类活动不断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

“目前各国都在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杨文峰说,大自然中一些反刍动物也排放甲烷,植物中水稻也会释放一些。不过这些对大气影响不大,最主要的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排放,如人类的农业、工业活动、城市化以及砍伐森林等。

有资料显示,20世纪是过去一千年中最暖的一百年,而20世纪后期的20年又是上个世纪100年当中最暖的20年。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加剧,不断增加的热量不仅造成气候更剧烈、更频繁地变化,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如强降水与大旱并存;冰川、积雪的融化加快,海平面升高,海洋面积扩大,河流改道、干涸,湖泊萎缩以至消失——当暴风雨、暴风雪、热带风暴更加频繁迅猛的时候,**“后天”中的严酷天气也许就真的快要到来了……

西安天气预报太不准了

前两天,Xi安开始了烧烤模式。据气象专家预测,本周Xi的气温将持续偏高。虽然气象台预报6日气温40℃,但很可能超过40℃。并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说起Xi,我记得几年前去旅游,去的时候也是夏天。虽然挺热的,但是温度没有今年这么夸张。这次能达到这么高的温度,两天就超过40℃了。

在过去的几年里,Xi安出现过多次极端高温天气。据Xi省气象局专家介绍,Xi最高气温出现在1966年6月21日,气温达到43.4℃。近几十年来,Xi安的高温天气在2006年6月,最高气温达到42.9℃。根据近五年的数据,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气是在2017年7月,35℃以上的有22天,40℃以上的有10天。

Xi安这次会持续火爆,原因还是可以分析的。

有一点其实值得注意。如前所述,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往年Xi安的高温日一般出现在7月中下旬。事实上,从6月中旬开始,Xi的气温就开始上升了。6月16日发布红色高温预警,6月17日再次发布红色高温预警。

不会吧,7月份又要热了,据说Xi安未来最高气温会持续40多度。

首先要说的是Xi安的地理环境,也就是八百里之外的陕西关中、秦川。Xi安海拔400-700米。北部是黄土高原,南部是秦岭,中部是关中平原。它看起来像一个盆吗?实际上不利于空气流通。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铝盆,保温效果很好。但是这种地形会让热量聚集,温度自然会高。

Xi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对我国影响很大。它位于北半球的西太平洋,终年存在。它是稳定的,不活跃的,所以Xi安很容易受到它的影响。你一定看过天气预报了。每次预报说副热带高压控制北方地区,都是这个意思。如果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一个地区,很可能会造成高温天气。

城市热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我记得这是初中地理的一个知识点,很好理解。城市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温度上升的更快,所以市区的温度肯定比周边郊区高。夏天,空调是必需品,而夏天太阳“大”,墙体温度必然升高,所以空调成为每个人的必需品。有没有感觉每次走到空调的室外机都会吹出一股热气?你想想,一个城市有几万台空调在用。温度能低吗?这就是城市热岛效应。

你上面说的,其实是客观原因。现阶段,我们无法改变。影响Xi高温天气的各种因素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可以说会有波动,所以Xi安夏天的高温还在持续。

其实还有一个朋友关心的问题。这么热的天戴口罩怎么舒服?

N95不是刚需。

N95口罩密封性好,但是透气性差。一次性医用口罩可以有效防护,而且很轻很薄,所以大家都要戴一次性口罩。我一直戴一次性医用口罩,非常方便透气。

合适的新鲜空气

如果生活在拥挤的环境中,可以摘下口罩,到休息的人少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我经常这样,尤其是去需要一直戴口罩的地方。我真的需要保持新鲜空气,否则我的头脑会嗡嗡作响。

请更换浸湿的面膜。

现在很多口罩都是熔喷布的,水太多在市区会有应有的保护。所以,如果脸上出汗过多,或者口罩被水打湿,建议及时更换。

总之,Xi已经是炎热的天气,所以我们必须特别注意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外出时要做好必要的防晒措施,补充水分必不可少。老年人、孕妇、婴幼儿及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尽量不要在中午高温时外出。

去西安住七天,大约需要多少钱?

很多网友发现,天气预报报温度基本不会超过40度,这是为什么呢?总结一下无非由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天气预报的温度计放在百页箱内,百页箱是白色的,又放在阴凉处,所以测得的温度偏低。

天气预报其实和cctv无关的,播报人员也不属于cctv而是中国气象局,这其实是我国第一个电视台引进版权的非自制电视节目,从天气预报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如此。

所谓“气温”是有标准的,必须是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中温度计读出的数字,且该百叶箱放置于防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自然的草坪上,这样的数据才是国际气象学界普遍认可的气温。而且随着城市热岛效应的扩大,一般而言,需要把测量站放置在城郊不受热岛效应的地方。 气温实际是个基础数据,在这个数据的基础上,才可以导出诸如体感温度啦、太阳直射温度啦之类的,但反过来,这些直接测量这些被导出的数据却不能反向推导基础气温的。这才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法的原因。

第二,有可能是为政治法律服务的,法律规定其实是很完善的,只是执行得不行,温度过高是要补贴高温费的。你懂的。

有一说,气温超过40度法定放,某些地方其实已经上了40度,可播报还是38.9、39.8之类的,就是为了避开这个明文规定,话说新中国成立以来还真没报过几个40度以上的!

事实上,国家有明文规定过当气温超过40摄氏度时可不用上课吗?

目前只有1960年7月1日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制订的《防暑降温暂行条例》,对高温酷暑条件下如何调整单位和个人的生产生活或其他社会活动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时隔45年,条例的很多内容与现在的社会经济情况有所脱节。《深圳市高温劳动保护暂行办法》对高温条件下员工的工作时间做出了五项具体规定:在气温或工作地点温度超过40摄氏度时,应停止工作;气温或工作地点温度超过39摄氏度时,员工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气温或工作地点温度超过38摄氏度时严禁加班加点;取弹性工作时间,合理安排作业,确保高温作业员工在12点到15点休息,避免因烈日暴晒发生中暑;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取勤换班等方法,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适当增加轮换休息次数。

西安气候怎么样?有哪些不去会后悔的地方?西安周边呢?

不包括路费和住宿的话在西安玩儿七天大概得2000元左右。

第一天:兵马俑、秦始皇陵、华清池 在钟楼坐611回火车站 在火车站(东广场,火车站售票口前面)坐915、914、游5到兵马俑,不要坐广场的旅游车,他们是骗人的,从兵马俑到秦始皇陵,从秦始皇陵到华清池,如果还有时间上骊山。其它的如秦始皇陵地宫、八大奇迹等,都不要去,全都是人工景。游览完华清池后,坐汽车回西安。 注意:在临潼吃饭时小心被宰,吃饭前先看好菜单价格。 华清池内主要景点:贵妃池、五间厅和兵谏亭等。

第二天:法门寺、乾陵一日游。从火车站出发,鉴于您是外地游客,还是报个短线旅游团,能省很多事,花的钱和自己自助游差不多。先去扶风法门寺,观赏佛指舍利,之后去乾县的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寝)。从乾县返回西安。

第三天:东大街、纪念馆、碑林、南大街、西大街(仿古一条街)、都城隍庙、回民街 1.钟楼做43路到大差市往前到建国路(东),顺着建国路往南300米左右就是纪念馆(张学良公馆); 2.如果不想去的话,下车后。往回(西)一直走就是东大街。顺着东大街往西到端履门。端履门往南快到文昌门(一站路)就是碑林; 3.参观碑林博物馆。可以顺着碑林南围墙一直往西走到书院门步行街(书院门步行街都是书法和一些手工制品,一般看看就行了,不要买。如果实在想买 的话,只调一些小玩意买,小心被宰哟)到南门; 3.南门往北就是南大街。顺着南大街往北到钟楼在南大街可以看到钟楼)。想上钟楼的话,下钟楼地下通道购票上钟楼。钟楼往西就是西大街。 4.顺着西大街往西到西安都城隍庙(都城隍庙建于明朝,是当时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统辖西北数省城隍。进城隍庙后,两面是一些小商品店),进城隍庙(免费); 5.浏览完城隍庙,可以从城隍庙大殿东面的小巷往北到庙后街,顺着庙后街往东到西羊市街(回民街)。也可以原路返回到西大街,从西大街到鼓楼,从鼓楼两面往北进回民街。但从城隍庙到回民街近的多;

第四天:省博物馆、大雁塔、寒窑、曲江公园、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 1.现在省博物馆免费了。推荐先去省博是因为省博现在免费但不免票(带上有效件领票)。每天参观得人比较多,不早得去,领票排队时间比较长,钟楼转乘606到和平门坐5路、30路、游8(610)路,翠华路下(投币1元)。5路和30路线路短一些。下车就可以看到陕博; 2.参观完陕博,在翠华路坐公交到大雁塔南广场下。公交车很多,你可以坐中巴,中巴0.5元,大公交元。最近的是陕博东围墙外的701路。进大雁塔; 3.游览完大雁塔,在大雁塔南广场坐715路到春临村下,到寒窑(王宝钏等薛仁贵居住十八年的地方); 4.参观完寒窑,在春临村坐715路,曲江池遗址公园下。游览曲江池遗址公园; 5.游览完曲江池遗址公园,在曲江池遗址公园坐715路,芙蓉园南门下(或从曲江公园走到芙蓉园,很近,不到1站路),进芙蓉园; 6.游览完芙蓉园后从芙蓉园北门出来到大雁塔北广场看音乐喷泉(大雁塔北广场音乐喷泉是大音乐喷泉。最好看晚上8点半那一场,有音乐和灯光)。

第五天:去西市(全部免费),淘宝之旅,顺带可以观赏民俗风情表演,在钟楼乘坐43路(西行方向),终点站下车即到。或者去大明宫(新开放的景点)。之后可以在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购物,之后在鼓楼后的西安特色小吃一条街品尝美食。

第六、七天:华山二日游。从西安火车站乘坐华山旅游专线班车(约3-4个小时)抵达华山。在山下饱餐一顿,储备体力(攀登华山很费体力)。约中午十二时左右开始登山,从玉泉院开始登山。沿路游览毛女洞、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北峰、老君犁沟、苍龙岭、金锁关等景点后攀登至东峰(约晚上九点左右),多带些厚衣服,在东峰侧面的丹霞宾馆(好像是这个名字,反正东峰上有宾馆就是了,需要提前预定)入住。第二天一早看日出。看完日出后,沿路游览长空栈道、鹞子翻身、下棋亭,之后去南峰,游览斧劈石、沉香殿、劈山救母景区,接着去西峰(华山最险的山峰)景区游览,然后下山。下山之后返回西安。

另附长安八景:曲江流饮、雁塔晨钟、灞桥飘柳、草堂烟雾、咸阳古渡、华岳仙掌、太白积雪、骊山晚照。

景点门票:

秦始皇兵马俑(90元,学生45元)

秦始皇陵(40元,学生20元)

华清池(70元,学生35元)

法门寺(通票120元,学生60元)

乾 陵(46元,学生25元)

永泰公主墓(31元,学生15元)

懿德太子墓(31元,学生15元)

章怀太子墓(31元,学生15元)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免费)

大慈恩寺(25元)、大雁塔登塔(20元)

芙蓉园(68元,学生30元)

西安碑林博物馆(45元,学生22元)

西安明城墙(40元,学生20元)

钟楼、鼓楼(钟楼、鼓楼单票均为27元,套票40元,学生套票30元

14日星期三夜间小雨低温 23℃ 无持续风向 微风 15日星期四白天中雨高温 26℃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中雨低温 21℃ 无持续风向 微风 16日星期五白天小雨高温 28℃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阴低温 22℃ 旋转风 微风 17日星期六白天小雨高温 30℃ 旋转风 微风 夜间小到中雨低温 21℃ 旋转风 微风 未来4-7天天气预报(2010-07-14 18:00发布) 仅供参考 18日星期日白天小到中雨高温 27℃ 旋转风 微风 夜间小雨低温 23℃ 旋转风 微风 19日星期一白天阴高温 31℃ 旋转风 微风 夜间多云低温 24℃ 旋转风 微风 20日星期二白天多云高温 32℃ 旋转风 微风 夜间多云低温 26℃ 旋转风 微风 21日星期三白天多云高温 34℃ 旋转风 微风 周边地区明日天气(2010-07-14 18:00发布) 铜川18℃/25℃宝鸡22℃/26℃安康23℃/26℃商洛20℃/23℃咸阳22℃/26℃渭南21℃/25℃礼泉22℃/26℃泾阳22℃/26℃华县21℃/24℃富平22℃/24℃蒲城22℃/24℃三原22℃/26℃高陵22℃/26℃户县23℃/26℃蓝田21℃/26℃耀县20℃/26℃长安21℃/26℃临潼22℃/26℃明日生活指数(2010-07-14 18:00发布) 紫外线指数: 最弱 属弱紫外线辐射天气,无需特别防护。若长期在户外,建议涂擦SPF在8-12之间的防晒护肤品。 空气污染扩散条件指数: 优 气象条件非常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可在室外正常活动。 穿衣指数: 暖 较凉爽,建议着长袖衬衫加单裤等春秋过渡装。年老体弱者宜着针织长袖衬衫、马甲和长裤。 晨练指数: 不宜 有雨,请避免户外晨练,建议在室内做适当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舒适度指数: 较舒适 白天有降雨,但会使人们感觉有些热,不过大部分人仍会有比较舒适的感觉。 感冒指数: 少发 各项气象条件适宜,无明显降温过程,发生感冒机率较低。 交通指数: 一般 中雨,路面比较湿滑,交通气象条件一般,刹车距离延长,事故易发期,请注意车距。 洗车指数: 不宜 不宜洗车,未来24小时内有雨,如果在此期间洗车,雨水和路上的泥水可能会再次弄脏您的爱车。 晾晒指数: 不宜 有降水,不适宜晾晒。如果非晾晒不可,请在室内准备出充足的空间。 运动指数: 较不宜 有降水,较适宜在户内开健身和休闲运动,若坚持户外运动,注意携带雨具并注意避雨防滑。 旅游指数: 一般 温度适宜,有微风同行,但中雨的天气将给您的出行带来很多的不便,若坚持旅行建议带上雨具。 化妆指数: 去油 天气较热,建议用露质面霜打底,水质无油粉底霜,透明粉饼,粉质胭脂。 钓鱼指数: 不宜 天气不好,不适合垂钓。 约会指数: 不适宜 中雨天气会给室外约会增添许多麻烦,如无必要,请不要外出,最好在室内促膝谈心。 雨伞指数: 带伞 有中雨,您在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带雨伞,以免被雨水淋湿。 路况指数: 湿滑 有雨,路面湿滑,车辆易打滑,请保持车距,减慢车速,小心驾驶。 划船指数: 不适宜 白天天气不好,不适宜划船,建议选择别的方式。 夜生活指数: 较不适宜 有小雨,会给您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建议就近或最好在室内进行夜生活。 逛街指数: 较不宜 中雨,较不宜逛街,若坚持出门,请您记得带上雨具。 旅游点:西安景区

秦始皇陵 秦始皇兵马俑 华清池 陕西历史博物馆

宝鸡景区

法门寺 周原遗址 炎帝陵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咸阳景区

汉阳陵 乾陵 茂陵 咸阳博物馆

铜川景区

耀州窟遗址 药王山 玉华宫 玉华博物馆

渭南景区

华山 西岳庙 司马迁祠墓 党家村

汉中景区

汉中博物馆 武候祠 武侯墓 朱鹮自然保护区

延安景区

黄帝陵 黄河壶口瀑布 宝塔山 杨家岭

榆林景区

红石峡 镇北台 白云山 红碱淖

安康景区

灜湖 灜湖金螺岛 香溪洞 南宫山森林公园

商洛景区

柞水溶洞 丹江漂流 天竺山森林公园 镇安风景区